NO MUSICE NO LIFE
先前在推特上,奈良美智先生po了一张他本人工作室的全景照,看上去就非常的精致、可爱,随便找到一个不了解他的人,第一反应绝对会想这是个女生的房间。但它给我的感觉反而是一种强落差,即房间布置得越精致,越觉得他内心孤独。更不需要提,他本人非常喜欢社交软体这一点,INSTAGRAM、推特、油管都好,更新得非常频繁,短视频里常有他正在制作、或已完成的一些作品,这里面多少有点自豪的感觉吧,引起我注意的另外一件事情,就是伴随着他作画时,播放的一些很funk、自由的音乐。尤其见他身穿迷彩长裤、软胶鞋,全身上下沾满颜料的样子,那种旧时代反战的青年模样便清晰的映入眼里。宽大、精致的房间里,不难看到左下角推了好几箱LP唱片,他的作画离不开音乐,是既定的事实,记得他展览时也专门安排了一面唱片墙,把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些唱片封面并列的布置到墙面上,这种喜欢当然也让他对绘制唱片封面感兴趣,从而产生了一些化学反应。
我们熟知的村上春树先生,今年早些时候接受了某杂志专访,内页照片让人震撼,虽然或多或少都听说,他是个唱片收藏爱好家(参见『我和小泽征尔谈音乐』)、年轻的时候在车站边开过一个爵士乐酒吧、他在许多小说里也提及到大量的古典音乐、爵士乐,去年出版的『刺杀骑士团长』则更以一部古典歌剧为故事主线,但真正看到他背后架子上,密密麻麻的唱片藏量的时候,你才能体会音乐对于村上的影响有多大,今年他开设了一个广播节目:『村上radio』,专门讲一些和音乐有关的事情。另外我想讲的一位同样是看到他架子上的CD多到发麻的坂本龙一先生,教授他位于纽约的办公空间虽然不大,但是一边的架子上仍留出许多空位放置那些心爱的CD,他本身就是做音乐的,当然再合理不过。还有诸如漫画家浦泽直树本人非常喜欢摇滚乐,还经常在酒吧献唱...但今天想讲的,并非是科班与业余之间那条界限,而是想问:
音乐对创作本身的影响有多大?
看过横尾忠则的那本『海海人生!!』便知道,七〇年代、八〇年代 的日本,文化多元化到,但凡你在那个圈子混得还算不错,便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神级人物,当时的氛围就是如此,大家爱谈论,整个生态圈是交融在一起的,你也可以请到你喜欢的音乐人给你授课,到现在给我的感觉依然如此。所以多元文化交织在一起,会让人不禁的问,其实分的很开吗?
坂本龙一先生接受知日采访时说:
『如果一部电影没有音乐也很好,那就不要音乐。』
我想教授说的是类似『小偷家族』这类型的电影吧,留白的地方很多,但这反而给观众更多时间去思考电影本身。说到电影与配乐的关系,这就好像音乐于人生一样,一种循环交替的过程,好比灾难发生的时候,音乐可以安抚人心,当储够力量之后我们又开始创造音乐。音乐给于这些艺术家的不仅仅是对生活的动力,在创作这条路上,也给于了非常多的感受力。